綜觀全球

2023/8永續轉型與全球碳市場精選動態-1
- 國際名家深度觀察
瑞士隆奧(Lombard Odier)每月為投資者精選最新的永續趨勢,2023年8月的精選動態包含巴西綠色轉型計畫、創紀錄的海面溫度、碳信用額度信評機制、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即將上路、英國恐面臨歐盟碳邊境稅的隱憂等

永續轉型
巴西積極實踐綠色轉型倡議,並推出一系列綠色轉型計畫
巴西為了實踐更廣泛的綠色轉型倡議,其旨在幫助該國於2050年實現二氧化碳中和,巴西將為大型污染企業設定二氧化碳排放上限,巴西總統Luiz Inacio Lula da Silva表示,該計劃將包括建立一個受規管的碳市場、逐步取消化石燃料補貼和推出公共電動交通車輛使用的刺激措施。受規管的碳市場將影響約5,000家每年向大氣排放超過 25,000 噸二氧化碳約當量的公司。鋼鐵與水泥、化學工業和鋁製造商等行業可能會面臨最直接的影響。目前碳排上限的水平尚未確定。
此外,巴西將推出一項綠色轉型計劃,該計劃將涵蓋約 100 項舉措,包括碳交易、生物經濟和六個政策領域的基礎建設綠化等。於此同時,巴西在上屆極右翼總統Jair Bolsonaro執政期間似乎已經減緩了亞馬遜地區猖獗的森林砍伐速度。官方數據顯示,今年前六個月雨林的破壞程度比去年同期減少了33%以上。
歐美等多國將要求對永續信息進行外部審計,以取代現行的自願揭露機制
未來幾個月,歐盟、美國和全球將出台更嚴格的規範,取代上市公司披露氣候變遷對其利潤影響的一系列自願性的做法。歐盟成員國和其他國家將要求對披露的永續信息進行外部審計,其方式與外部會計師事務所檢查財務報表的方式類似。國際審計與認證準則委員會(IAASB)表示,其首個全面、獨立的永續發展審計披露準則將在增強報告信任度和信心方面發揮關鍵作用。
德國將提供2,120億歐元資金以加速綠色轉型
德國政府於8月9日通過了其旗艦氣候與轉型基金(flagship climate and transformation fund, KTF)的預算,旨在通過在2024年至2027年間向建築改造、脫碳和工業領域的各種項目提供2,120億歐元來加速綠色轉型。該基金被排除在通常較嚴格的德國支出規則之外,已成為政府為其重大項目融資的主要工具之一。該基金的具體目標是為建築物的節能改造、工業脫碳以及可再生能源、電動汽車和充電基礎設施的擴張提供資金。
地球平均海面溫度創新高,海洋熱浪推升熱點地區溫度上升攝氏1度以上
地球的平均海面溫度在今年4月飆升至歷史新高,此後海洋溫度一直保持異常溫暖的狀態。今年7月,海洋熱浪廣泛地擴散將氣溫推升至接近歷史新高的水準,一些熱點地區的溫度接近華氏100度,即近攝氏38度。北大西洋出現了一些異常溫暖的天氣,最近氣溫持續高於一年中同期典型氣溫約華氏2度(攝氏1.1度)以上。
全球碳市場
美國致力開發氣候變遷解決方案,有望減少每年近50萬輛汽車碳排放量
拜登政府為從空氣中提取二氧化碳的技術提供支持,選出了35億美元基金的第一批得標者,該基金致力於開發緩解氣候變遷的解決方案。一旦投入營運,這些中心樞紐(hubs)預計每年將從大氣中清除超過200萬噸二氧化碳,相當於減少近50萬輛汽油動力汽車的碳排放量。
英國碳市場崩跌,恐面臨歐盟碳邊境稅的隱憂
英國碳市場價格暴跌使得未來出口至歐盟的鋼鐵受到額外課徵碳邊境稅的可能性增加,除非英國遵守歐盟碳政策…歐盟的碳邊境稅將從2026年起對鋼鐵、鋁和水泥等高碳排商品的進口徵收費用 — 除非出口國實行平等的二氧化碳定價政策,雖然英國擁有自己的排放交易計劃(emissions trading scheme , ETS),看起來有望符合這一標準,但英國政府今年初的一些政策轉變使英國二氧化碳價格自4月初以來幾乎下跌了一半,目前英國的配額比歐盟低約40%。
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10月即將上路
歐盟委員會宣布碳邊境調整機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 CBAM)的產品進口商報告規則,該機制是歐盟對進口商品徵收的新碳稅,旨在使歐盟與歐盟之外的生產商支付相等的碳價格。新規定將要求企業於今年10月開始收集進口產品的內含碳排數據,並於2024年1月底開始報告,並將適用於 CBAM 的過渡階段,該階段將持續到2025年底。歐盟今年初通過的CBAM的主要目的是避免「碳洩漏(carbon leakage)」,碳洩漏是指企業將密集碳排放型產品的生產轉移到環境和氣候政策不太嚴格的國家的情況。
另類投資者提出碳信用額度信評機制
另類資產管理公司Kimmeridge提出了一種對碳信用額度(carbon credits)進行評級的系統,其類似於債券信評,以幫助買家相信他們的購買實際上有助於減少地球暖化的碳排放程度。公司可以選擇透過購買碳信用額度來抵消其對環境的影響,碳信用額度是透過從植樹到捕獲工業氣體等項目產生的,目前這個規模約20億美元尚不受監管。
本文自瑞士隆奧官網轉載,原文請點此前往觀看。
Lombard Odier(LO)瑞士隆奧成立於1796年,總部位於瑞士日內瓦,營業據點遍及全球,迄今兩百餘年期間帶領客戶度過40次金融危機。旗下資產管理事業源自於集團自身的退休金管理,後拓展事業版圖至各大投資領域。瑞士隆奧於1997導入ESG投資機制,且為永續投資原則(PRI)早期簽署人之一(2007年加入),其具有逾25年的永續投資經驗,致力於透過創新的投資解決方案為客戶創造永續投資價值,並以成為永續投資領域的領航者為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