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觀點

高股息ETF戰國時代,六霸一方,王者誰稱?
- 小老闆投資瞭望台
今年高股息ETF儼然成為眾多投資者的顯學,光是本文即將介紹的6檔規模最大高股息ETF合計,六月至今已吸引超過1400億資金流入,其中一檔00929復華台灣科技優息ETF甚至六月初才成立,規模卻急起直追突破810億元大關,就算不擁有它的人們,也都討論著它。
熱門高股息ETF自今年六月初以來規模成長

資料來源:Bloomberg,2023/09/28,單位:億
高股息偏向價值因子,欲練神功恐怕選錯武器
不中聽的話依然要先說,高股息並不是什麼新鮮事,早在2007年底台灣市場就有了第一檔高股息ETF,亦即0056元大高股息,檢視其成立以來的表現,很遺憾地,並沒有贏過台股市值型ETF代表0050。0050是國內老牌的ETF,成分股涵蓋約七成台股指數成分。細看0056歷年與0050的比較,不僅主要以落後居多,要遇到跟今年一樣大幅超越0050的表現也十分罕見,畢竟今年情況實在特殊,是既穩健又高股利率的公司碰巧搭上AI狂潮,才造就了驚人的報酬,並不是高股息因子本身就在追逐浪潮。
0056成立以來累積表現落後0050

資料來源:Bloomberg,2023/09/28
0056僅在2009年及2023年創造大幅超越大盤的表現

資料來源:Bloomberg,2023/09/28
觀察高股息的選股邏輯,通常是尋找營運穩健且會發放較高股利的公司,由於公司未來成長幅度有限,股價表現通常亦較普通。相對地,還處於成長軌道上的公司必須將賺來的錢大量投入於招募新員工或投資新設備,並期待未來能賺更多錢,通常股利較少或幾乎沒有,例如半導體及電子業等成長股,但由於公司有機會進一步長大,股價通常也會有顯著的表現。在考慮報酬時必須要看的是「總報酬」,也就是「資本利得 (股價的漲幅)」及「股利」,傳統高股息所選出來的標的基本上只有顧慮到後者,從過往的績效及選股方法驗證,傳統高股息的篩選因子並不是能打敗市值型ETF的關鍵因子。
市值高達2000億的高股息雙雄,真的有差嗎?

資料來源:Bloomberg、TDCC、元大投信、國泰投信,2023/09/28
儘管長期而言可能會落後市值型ETF,高股息ETF在台股ETF中的佔比仍高的嚇人,目前台股ETF(僅計算連結國內證券之標的)總規模約為1.2兆,而目前12檔台股高股息ETF(僅計算連結國內證券之標的)的規模合計為6400億,其中高股息雙雄0056及00878各自就貢獻了超過2000億。0056歷史悠久,00878則是後起之秀,在2020年7月才上市,但規模已直逼0056。雖說兩者的選股方法存在些許差異,0056預測未來股利率,00878是參考過去股利率,從邏輯上來思考,兩者的目的皆是尋找高股利率的大公司,通常此類公司營運穩健,過去能配發較高的股息,未來也高機率可以,因此無論是用哪個方式篩選都大同小異,而從總報酬來看差異亦不大,過去三年00878也僅領先約10%,從每一季的表現來看亦是兩者互有強弱,沒有一方遙遙領先。
高股息雙雄過去三年表現接近

資料來源:Bloomberg,2023/09/28
高股息雙雄每季表現多在伯仲之間

資料來源:Bloomberg,2023/09/28
熱門台股高股息大車拼

資料來源:Bloomberg、TDCC、元大投信、富邦投信、群益投信、復華投信,2023/09/28
近三個月傳統高股息ETF排名居前,00929後來居上

資料來源:Bloomberg,2023/09/28
除了高股息雙雄,近年也誕生了不少新奇的高股息ETF,多在既有的高股息因子上額外增加各種篩選機制,看上去都有些偏門,從學理上難以論斷長期能贏過傳統高股息指數,由於成立時間甚短,我們也只能持續追蹤。以下將簡單介紹另外四檔規模居前的熱門高股息ETF,看看投信產業都端出了哪些菜色供投資人挑選。
- 不露鋒芒,默默成長:00713元大台灣高息低波ETF
00713年初至今表現亮眼,總報酬率達34.3%(截至09/28),在所有台股高股息ETF中排名第三,其特色是在追求股利的基礎上進一步綜合考慮波動度(排除波動度高)及價格動能(排除跌深的股票,因為通常股價跌了往往可以摔更低)等一系列的基本面指標。
觀察其上市以來的波動度,與老大哥0056相比基本上也都較低,僅有2021年有段時間波動度略高於0056;但若跟00878相比,則00878的波動度又更低。
00713的實際績效紀錄僅次於歷史最悠久的 0056,是經歷過最多考驗的一檔,其自2017年9月上市以來總報酬為125%,高於0056的103%;若觀察近3年表現亦可圈可點,領先0056約35%,領先00878近20%。
00713近三年總報酬領先高股息雙雄

資料來源:Bloomberg,2023/09/28
- 逐水草而居的遊牧民族:00900富邦特選高股息30 ETF
00900可說是一檔逐水草而居的ETF,不同於其他高股息ETF多以歷史股利率或預測未來股利率來選股,其所採取的策略主要為從市值前200大的企業中尋找已宣告較高股利率的標的(其次手段則是以預測未來股利來選股),每年換股3次,與其他ETF相比次數較多(這樣才能四處領到比較多的股利),也無每次調整檔數限制,例如最近一次換股30檔中就更動了27檔,因此可能面臨周轉率較高,甚至換股前來不及完成填息的狀況(意味著可能賺了股息賠了價差還又多繳了內扣費用,其2022年費用率高達1.49%),過往換股至少都換掉2/3,去年及今年七月甚至替換九成持股,比動能ETF還更大力換股。00900成立以來的近兩年表現差強人意,落後0056及00878約20%,但也是6檔高股息ETF裡唯一配息不會配到本金的ETF。
00900成立以來總報酬趨近零且表現落後於高股息雙雄

資料來源:Bloomberg,2023/09/28
- 10%配息,聞名遐邇:00919群益台灣精選高息ETF
00919的選股邏輯與00900十分相似,皆尋找已宣告較高股利率的標的,不過取樣母體較大為市值前300大的企業及換股上有所限制,例如每年僅於五月及十二月各換股一次,設有緩衝區優先考慮保留部分既有持股,也特別規定十二月的換股數上限為8檔。
此外,00919與00900最大的差別在於配息機制,00919因有平準金機制,故在配息率上似乎想以高穩定配息為訴求,觀察其已公布的兩次配息皆在10%左右,因此吸引到不少的投資人參與,今年的規模成長也非常快速。
根據最新的基金月報,其成分股集中於半導體、電子業及航運,三個類別佔比達九成,前十大持股佔比亦接近60%算是相當集中,波動度可能會相對較高。成立即將滿一年的00919表現介於高股息雙雄之間,整體走勢也與00900相似,績效並未特別突出,未來能否維持領先姿態則有待觀察。
00919成立以來表現介於高股息雙雄

資料來源:Bloomberg,2023/09/28
00919成立以來走勢與00900相似

資料來源:Bloomberg,2023/09/28
- 恰逢其時,應運而生:00929復華台灣科技優息ETF
目前00929才誕生三個多月規模超過810億,受益人數突破38萬人(統計至2023/09/28),僅次於0050、0056與00878,一舉成為台股ETF規模及受益人數排名第四的大黑馬。00929最大的特色便是台股ETF中首檔採取月月配息的模式,只能說月月配打中了廣大散戶的胃口,目前資金仍持續大量湧入。
00929主要鎖定電子科技類股,選股邏輯是既要領息也要成長,除了股利方面的要求,亦主動排除了高估值的股票。上市以來的三個多月表現亮眼有近15%的漲幅,前三大類持股產業佔比近八成,依序分別為半導體、電腦及週邊設備業及電子零組件,觀察這三個類股過去表現突出,且大多能打敗大盤,00929這樣的選股風格似乎大有可為,但須留意在大盤下跌期間,電子股的跌幅通常也會較重,另其換股頻率較低僅一年一次,好表現是否能延續尚待時間檢驗。
00929成立至今表現不俗,主要來自於8-9月突出表現

資料來源:Bloomberg,2023/09/28
00929所側重的半導體及電子股善於打敗大盤,惟須留意下檔空間亦可能較大

資料來源:Bloomberg,2023/09/28
配息有可能會被灌水,關注總報酬才是重點
設立收益平準金本來的目的是為了解決ETF在除息前規模快速擴大,導致先前投資所獲得的股息所得被稀釋,才預先在帳務上規劃「收益平準金」,實際運用就是除息前將股票賣掉當作配息還給投資人,投資人因此會發現高速成長的ETF的配息中通常「收益平準金」佔比高(詳見下圖)。
收益平準金說明*


資料來源:NAVIGATE,本圖僅供示意說明之參考。*假設未有資本利得/利損的情況下。
此前主管機關對「收益平準金」的運用無明確規範,因此經理人是可能為了衝高配息率而動用額外的收益平準金,反正眾人見到高配息率一擁而上,馬上把股價推高完成填息,填息完成又吸引更多投資人加入,如此周而復始,短期內也看不出真實績效。為避免產生亂象,主管機關最新公告,自11月1號起投信業者必須清楚揭露「收益分配組成」佔比,屆時業者將須清楚揭露利息、資本利得以及收益平準金的配置情況,希望投資人能藉此瞭解所收到的股息來源。
換言之,在選擇ETF時真正應該關注的是如何選股創造Alpha而非配息率,而緊盯總報酬是檢驗的最佳標準,畢竟配息率是可以被灌水的,投資人千萬要注意不要被誤導了。許多選擇投資高股息ETF的人是有領息需求的投資人,想安穩收股息的同時也需留意ETF帶來的總報酬,若只是一直拿到自己的本金也不是大家樂見的。
高股息ETF們真的很不一樣嗎?

資料來源:Bloomberg、元大投信、富邦投信、復華投信、國泰投信、群益投信,2023/10/02
上表整理了各檔ETF與其他標的重複的持股佔總持股的比重,可以發現各家ETF跟傳統高股息0056都有一定程度的相似(39%~75%),以00878為例,其與0056重複的持股共佔00878總持股比重高達75%;此外,再深入觀察這些高股息ETF共同都持有的股票(至少有五檔ETF有選到)皆為電子股,包含了聯發科、大聯大、光寶科、瑞昱、廣達、日月光投控、力成等。換言之,後起之秀的高股息ETF們似乎並沒有大家想得那麼特別,只能說要符合持股數上限,又要挑到不重複的股票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想要做出明確區隔來吸引投資人,可能更多是來自於行銷與包裝策略。儘管如此,值得一提的是,以目前的持股來說,00713是這六檔中最獨特的標的,因為00713與其他ETF的重複持股比重普遍較低,這間接驗證了其更注重基本面的選股邏輯確實有做出一定的差異化。
總結
- 高股息偏向價值因子,過往要勝出大盤的機率本就不高,投資仍應以總報酬來看待。不同時期本就有不同的投資主軸會輪動,今年輪動到高股息族群是相當特別的時空背景,不能以常態視之。
- 再次強調,ETF的選股原則能長期產生alpha才是重點,知道現在各檔ETF的波動度高低也是重點。而現在配給你的息,既然很容易被收益平準金混淆,請勿用配息率和配息頻率高低來作為選擇ETF的標準。
- 新崛起的熱門高股息ETF,選股原則/產業集中度各有特色,但時間甚短,不太好下出公允結論。而00713有一定成立期間的績效可參考,且跟其他檔持股重疊性不高,雖討論度較低,但可多參考,另外00929雖都集中在電子股,但特色鮮明,若真的相對長線看好台股電子股的活力和能掌握好景氣脈絡,也是一個可以靈活運用的投資標的。
能理解配息對於投資人的魅力,但投資就是盡量要避掉虛幻感受和心理陷阱,高股息ETF不是不能投,是最好能充分明白是承受怎樣的波動度在領息,知道標的是有多少比例電子股會與景氣循環有關,只要清楚投資標的的報酬風險屬性,就可以好好落實自己的投資哲學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