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新證券投資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Navigate Investment Consultant Co., Ltd.

專家觀點

專家觀點 || 展新證券投資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Navigate Investment Consultant Co., Ltd.

美國矽谷銀行SVB倒閉影響分析

  • 小老闆投資瞭望台

    這幾天美國市場不太平靜,從Silivergate Bank宣布自願停止營業,自行清算,到Silicon Valley Bank被美國存保機構FDIC宣布接管,都是在48小時的時間內發展。股市雖連跌兩天,但程度還好,反而是債市相當激烈的反應對於後續總經和貨幣政策可能產生的影響。市場上負面消息充斥,是否接續會產生更進一步的連鎖效應,又該如何解讀風險程度?

    相關重要數字和解讀

    • Silvergate Bank在去年Q4底總存款是38億美元,Q3底是119億美元,在去年第四季已經有81億的總存款流失。換言之,今年這兩個月早就在收攤的過程,所以這家銀行關門不重要
    • Silicon Valley Bank (SVB) 在去年Q4底總資產是2090億美元,總存款是1754億美元,是全美第16大銀行。這家雖是地區性銀行,但在矽谷多年新創發展之下,資產規模已相當驚人,是FDIC自金融海嘯以來接管最大的銀行。(紀錄是金融海嘯的Washington Mutual 總存款1880億美元) 所以對比數字,SVB被接管有一定的震撼度
    • 美債二年期兩天共下滑48bp到4.59%,幾乎兩碼的幅度。市場隱含到六月份升息幅度從4碼下滑至2.8碼,三月份升兩碼的機率大幅降低。
    • 美債十年期週五單日下滑20bp,是自2020/3 COVID全球爆發以來的最大單日下滑幅度,參考當時美股動不動就融斷的瘋狂三月,有一天美債下滑22bp,美股下跌7.6%,另一天下滑24bp,美股下跌12%。對比債市,週五美股僅下跌1.45%,股市實在相當溫和。
    • 時光回朔至,2008/9 雷曼兄弟周末違約,周一從亞洲瘋狂殺盤,美債有幾乎24小時時間反應,當天一整天是下滑33bp,也是這20年的紀錄。所以昨日美債市場在幾小時內的反應相當相當大,債市有反應系統性風險的可能。

    為何會發生?跟金融海嘯有相似嗎?

    • 兩家銀行雖然大小不同,主要經營業務和吸收存款的訴求也不同,但相同之處都是近幾年存款都是好幾倍的成長。
    • 吸了存款,即便負債端在FED升息前成本很低,但還是得投放出去,但兩家銀行都選擇投資到高品質高安全度(?)的長年期年國債、市政債、MBS(?)。(沒有信用風險就是沒有風險?知道什麼叫利率風險嗎?)
    • 吸短投長的風險,再加上去年FED準備開始瘋狂升息的過程,資產端遭逢了很大程度的未實現損失,資本結構會有巨幅的問題,真不能理解經營者懂不懂銀行資產負債和債券投資ABC?真的是傻眼了(諷刺的是,CEO之前還是舊金山FED的成員之一)
    • 並不是銀行業專家,知道有資本適足率的監管,有資產端可投資工具的監管,但真沒有存續期間matching的監管嗎?還是說,自由市場,自己造業就是自己想辦法增資或是讓政府接管?
    • 但目前判斷,跟金融海嘯不相似之處是,1.當初是一線大銀行/券商都因為貪婪而一窩蜂的搶進次貸市場,出問題的是房貸大幅違約產生的信用損失,這次源頭是利率彈升,經濟”目前”也都OK,所以大銀行不會有什麼問題。2. 一線大銀行理論上沒這麼笨,有那麼多經濟學家利率分析師,不會在資產端投資一堆長年期固定利率的債券而不理會。3. 大銀行同時資產端大賠才會造成系統性風險,才會需要國家級力量來介入

    會產生什麼連鎖效應?影響大嗎?

    目前的確已經產生一些連鎖效應,而媒體在報導時也很容易渲染擴大,把事情講得比較嚴重些,短線上對於風險情緒都會有一定影響

    • 存款在SVB的科技公司暫時領不到錢,產生短期的流動缺口矽谷很多新創公司都把錢存在SVB,現在突然被接管,錢也暫時領不出來,所以下周就沒辦法付員工薪水。不過這個擔心應該是比較短期的,等整個接管清算程序完成後,那些存款不致於到完全損失掉,再者,只要新創企業持續有在成長,總有取得短期資金的管道。
    • 金融市場波動造成被點名銀行被持續擠兌:目前被點名的有First Republic Bank, PacWest Bancorp, Western Alliance Bancorp and Signature Bank,股價在這幾天都有很大程度的跳水,若存戶因為股價波動而信心不足持續提領,會出狀況的銀行可能會更多。
    • 幣圈穩定幣也被擠兌狙擊:Circle運作USDC穩定幣,一直訴求都是高品質的資產,現金是超高品質吧,只是剛好存在SVB,雖然說只有33億美元,佔目前市值不到10%,但擠兌就是一種信心問題,目前USDC今日跌幅在5%-12%之間,已經脫離錨定的1美元一段距離了。USDC市值370-400億美元,也是有一定規模,若短時間大家一定非得出場,也會是很恐怖的情緒感染。

    金融市場後勢看法

    蝴蝶效應的傳遞有時候都是事後才知道的,譬如這次SVB到被接管之前,大家才比較清楚知道這家銀行的資產端狀況(少數人可能早就發現,但多數人現在才知道),Tesla在一個多月彈了100%這才是市場熱點吧,默默在發生的事情真的很難被注意,甚至市場大部分市場參與者也都不太清楚銀行業、保險業運作的基本ABC,多無趣的產業啊,但卻是金融市場維繫正常運作的重要產業。

    費城KBW銀行業指數已經率先跌破去年低點,這個指數一直是觀測系統性風險的重要指標,需要值得留意。大型銀行股目前股價表現都尚未有異狀,若後續持續有地區性銀行出現問題,至多就是被接管或美國政府也可能會叫大銀行吃下去來安定市場。今年市場本來就是陰陽共存,經濟越好,升息越快越高,一有這種事情發生,升息預期瞬間回落,甚至長年期公債利率也同步滑落,對那些無紀律銀行的資產端又可以大幅舒緩,在最後沒有系統性風險產生之前,倒了幾家區域銀行,好像也不失為一件好事😅

    但話又說回來,2003-2008的循環,從FED升息到頂,到最後金融海嘯也是花了兩年多時間,而最早傳出次貸問題的幾家小銀行,到最後演變成金融海嘯的,中間也是花了一整年的時間。高利率環境,本來就會對景氣和高槓桿企業產生一定影響,高利率越久,撐不下去的越多,只是現在我們還沒看到景氣和企業違約率的顯著變化。

    短期間,相關負面新聞應該很多,可以很緊張的趕緊出場,覺得後面一定會更糟糕,也可以人棄我取,因為FED可能再次放慢步調。怎樣都對,在下一波蝴蝶效應被發現之前,誰也不知道故事會怎麼演下去。

     

    #到底還有多少貪婪和愚蠢藏在未知裡
    #在貪昧未被發現前還是得相信世界是美好的

    很抱歉,您目前使用的瀏覽器無法支援瀏覽。

    建議您使用其他瀏覽器軟體 Microsoft Edge、Google Chrome、Firefox 以獲得最佳瀏覽體驗,謝謝您的配合。

    相關說明

    我如果不升級對於瀏覽上會有什麼影響?

    使用 IE 瀏覽器瀏覽本網站,可能部分網頁的呈現會有破圖或版面跑版的情況,某些網頁互動功能無法正確顯示與使用。

    我要如何升級我的瀏覽器?

    請您點擊以下連結,下載 Microsoft Edge、Google Chrome、Firefox 瀏覽器。